(网经社讯)9月24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《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(征求意见稿)》,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(详见网经社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zqyjwmgf/ )。《标准》聚焦平台收费、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,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、提升服务质量,减轻商户经营负担,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。
对此,知名天使投资人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——#网经社 独家专访。
1.《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》通过标准化规范破解行业痛点,具有多重战略价值。其聚焦平台收费透明化、促销行为合规化,直接回应“内卷式竞争”“幽灵外卖”“爆单”等市场乱象,通过限定收费项目、禁止成本转嫁、强化资质审核等条款,构建“平台-商户-消费者-配送员”利益协调机制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参与起草,推动多元主体行为协同,填补主体关系协调空白,提升行业规范性。同时,通过优化配送员劳动保护、智能取餐柜配套等措施,兼顾效率与公平,增强消费者信任,促进外卖行业向集约化、可持续方向演进,形成“标准引领-规范治理-生态优化”的良性循环。
2. 文件对平台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。平台需调整收费结构,规范技术服务费、配送费、推广费等项目,禁止变相转嫁促销成本,推动中小微商户费用减免。在促销管理上,平台需自主承担活动成本,避免强制商户参与促销或捆绑增值服务。同时,引入“接单控制提示”机制,通过算法监测商户订单负荷,预警“爆单”风险,平衡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。配送员权益保障方面,平台需设置接单量上限、疲劳提示,优化劳动报酬分配。这些调整将倒逼平台优化内部管理,提升透明度,但也可能增加合规成本,需在效率与监管间寻求平衡。
3. 实际操作中,文件执行面临多重挑战。一是执行难度较大,平台需重构既有商业模式,商户需适应新规则,如收费公示、促销合规等;二是利益协调复杂,涉及平台、商户、消费者、配送员多方诉求,需建立有效沟通机制;三是监管细化需配套措施,如界定“不合理收费”标准、监测促销行为真实性等。解决方案包括:引入智能化订单管理系统,自动跟踪订单状态、优化配送路线;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,如接单控制、配送员劳动保护;加强与平台协作,参与政策反馈与培训;利用数据分析工具,精准定位问题并调整策略,如通过销售数据优化菜品定价,通过客户反馈提升服务质量。
专家介绍:郭涛,天使投资人、知名互联网专家,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商业咨询经验,现担任数十家政府、协会和智库专家顾问,主持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、人工智能技术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研究课题与项目,提出“郭涛机器人发展七阶段定律”,曾为近百家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提供“人工智能+”咨询或整体解决方案,参与投资或孵化十余家科技类公司。